(一)新能源装机情况新能源装机快速增长
近年来,陕、宁、青三省(区)新能源装机持续增长,截止截至2017年6月30日,陕西、宁夏、青海三省(区)累计新能源装机3110.11万千瓦,同比增长29.91%,其中风电1326.21万千瓦,光伏1783.9万千瓦。陕西省新能源装机774.51万千瓦,同比增长58.12%,其中风电293.75万千瓦,同比增长31.34%,光伏480.76万千瓦,同比增长93.64%;宁夏自治区新能源1552.6万千瓦,同比增长21.52%,其中风电941.6万千瓦,同比增长13.16%,光伏611万千瓦,同比增长21.23%;青海省新能源874.4万千瓦,同比增长18.64%,其中风电91.4万千瓦,同比增长55.97%,光伏783万千瓦,同比增长15.42%。总体看,陕西省新能源装机增长较快,尤其是光伏发电项目集中并网较多;宁夏自治区在国家能源局发布风电红色预警后,没有新并网风电接入项目,光伏项目保持稳定有序增长;随着低风速风机技术逐步成熟,青海省风电项目增长较快,光伏项目增速较为稳定。
(二)新能源并网接入工作开展情况新能源并网接入工作整体有序
电网企业普遍能认真贯彻国家新能源发展战略,积极为新能源项目并网创造条件,结合当地实际制定了相关规章制度,明确牵头部门,优化工作流程,压缩工作周期,为光伏扶贫开辟“绿色通道”,为新能源项目顺利并网发电提供保障和特色服务。。同时各电网企业也根据新能源发展特性,实施了一些各具特色的服务举措。
1.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按照要求及时受理项目并网接入申请,评审项目送出工程可研,出具评审意见。为了方便新能源接入,对同一区域有接入需求的项目,在对其中一个项目进行初审时,也邀请其他业主参加,确定接入系统方案,安排送出工程可研工作,努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国网宁夏电力公司从并网接入工作源头开始入手,严格执行新能源项目年度规模管理的相关要求,综合考虑市场消纳及送出问题后及时对发电企业提交的接入系统报告进行审核批复。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针对新能源主要分布在海西州和海南州的特点,在发电企业办理接入手续不便的情况下,组织工作组现场办公,深入光伏项目较为集中但地理位置较为偏远的海西州和海南州项目所在地现场办理并网接入手续,青海电力调控中心为加强新能源并网管理,并构建了智能化网源协调交互的集中管控平台,包括网源协调数据中心、流程管理、统计分析管理、厂网信息共享、移动平台五个方面的内容。通过建设集中管控平台,实现数据的国、分、省、地、厂五级纵向贯通,各种调控应用系统间实现了横向数据互联,通过多维度数据分析,指导、强化网源协调安全管理,有效提高了并网发电厂涉网相关业务的流程化、标准化、精细化水平。
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公司积极贯彻国家在新能源接入方面的监管要求,结合实际落实了各级公司的责任,制定了按不同电压等级办理并网接入业务的制度,简化了接入流程,为新能源项目及时接入做了大量工作。
截止截至2017年6月30日,三省(区)累计并网分布式光伏48万千瓦,其中陕西23万千瓦、宁夏23万千瓦、青海2万千瓦。三省(区)电网企业总体上能够认真落实国家能源局关于分布式光伏电源接入的相关要求,整合服务资源,精简并网手续,推广典型设计,开辟“绿色通道”,实行“一站式”服务,促进分布式电源快速发展。
(四)弃风弃光明显改善情况
2016年三省(区)新能源消纳问题突出,陕西省全年风电弃风率6.53%,光伏弃光率6.59%;宁夏自治区风电弃风率13.30%,光伏弃光率7.15%;青海省弃光率8.33%。2017年以来,在各级电网企业的努力下,弃风弃光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一是改变过去分省备用模式,西北全网统一安排备用,尽可能压减火电开机,增加新能源消纳空间;二是通过开展跨区交易,促成华中抽蓄电站低谷时购买西北风电,增加新能源交易电量;三是实施新能源在全网范围强制消纳,将新能源外送优先级提到跨区直流配套火电之前,发生弃风弃光时,强制压减配套火电出力,优先输送新能源。2017年上半年,宁、青两省(区)弃风弃光率都有明显的下降,宁夏弃风率下降8.7个百分点,弃光率下降1.55个百分点,青海弃光率下降3.03个百分点,2017年上半年陕、宁、青三省(区)新能源并网运行情况
tg: 光伏发电系统 太阳能发电系统 太阳能控制器 太阳能led路灯 太阳能路灯照明系统 太阳能野外监控系统 太阳能路灯 离网发电系统 太阳能监控系统 太阳能供电设备 光伏控制器 太阳能逆变器 mppt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