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8日,记者从国网山东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了解到,截至2017年底,山东省新能源总装机达到2329.44万千瓦,占山东省发电装机份额18.55%(含孤网运行电厂装机),新能源装机总量居全国第三位。风电、光伏分别突破千万千瓦级大关,其中风电装机1061.14万千瓦,居全国第五位;光伏装机1052.31万千瓦,居全国首位。2017年,山东省新能源装机新增858.86万千瓦,同比增长81.85%;风电、光伏发电量分别达到166.21亿千瓦时和72.78亿千瓦时,分别增长13.33%和135.37%,均实现了全额上网消纳。
山东海岸线长度居全国第四,沿海地区和内陆丘陵地带风能资源丰富,具有较广阔的开发前景。风电是重要的清洁可再生能源,但缺点是“任性”——具有很大的随机性、间歇性和不可控性,往往负荷大时风电出力小,负荷小时风电出力反而大,给电网调度运行带来较大压力。
风虽“任性”,但是山东对风电的支持始终没变。针对风电、光伏发电“看天吃饭”、调度管理难度大的特点,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在省、市两级电力调度控制机构设立新能源管理岗位,提前介入,关口前移,畅通与新能源发电企业的交流渠道,服务新能源发电项目并网发电。同时,建立健全优先调度工作体系,在调度计划中为新能源预留空间,优先安排新能源发电;开展新能源消纳能力专项分析,指导调度运行。开发应用新能源调度技术支持系统应用,风电、光伏发电功率预测准确率达到90%以上,摸清了风电、光伏发电的“脾气”,做到了并网清洁能源机组发电的全额消纳。
在服务分布式能源并网方面,国网山东电力加强窗口服务人员的培训,积极为客户提供咨询服务;免费提供分布式电源关口计量表和发电量计量电能表,免收分布式光伏、风力发电项目系统备用容量费,简化并网手续,为分布式电源项目并网创造便利条件。据统计,截至2017年底,通过营业厅、95598热线、网站等渠道,累计受理与分布式电源并网有关的咨询业务7853件,受理与分布式电源并网有关的报装业务115228户。
电网调峰能力是影响风电和光伏发电并网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山东电网的调峰能力,山东电力公司优化常规电源运行方式,加强供热机组监控,深度挖掘系统调峰能力。此外,国网山东电力还完善了新能源发电项目并网条件审核和验收机制,严把风电场、光伏电站入网关;加大对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的线路、设备改造力量,保障新能源电源并网。
坚强的电网是保障新能源接入和消纳的坚实基础。“十一五”期间山东电网投资615亿元、“十二五”电网投资1305亿元。加快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全省各地市均有1座及以上500千伏变电站,陆地各县(市、区)均有1座及以上220千伏变电站,配电网与输电网协调发展,满足了全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用电需求,并为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接入创造了良好条件。
1.多方合作共建。企业捐赠具有自主产权的屋顶,确定合作的光伏发电企业,并签订25年屋顶使用协议。光伏发电企业负责分布式光伏的项目建设、运营和维护,企业利用光伏发电,余量上网。提供屋顶企业与光伏发电企业约定每年提取一定的资金用于县(市、区)扶贫办指定的乡镇、村低收入农户扶贫。在被帮扶乡镇政府或村民中心增挂提供屋顶企业的结对帮扶乡镇、村牌子,树立企业参与扶贫的良好形象。
2.鼓励通过折股份量化扶贫参与项目建设。支持企业所在县(市、区)扶贫资金或其他企业扶贫资金,采取固定回报或保底回报加分红的方式,实施折股份量化扶贫,参与光伏发电项目建设,所得收益用于帮扶该县(市、区)扶贫办指定的乡镇、村的低收入农户。
3.注重集中连片推进结对帮扶。根据项目预计可用帮扶资金额,确定结对帮扶若干个村或一个乡镇(街道)进行集中帮扶,结对帮扶的低收入农户每年帮扶资金2000—3000元/户。帮扶的低收入农户,由相关村提供经乡镇政府和县级扶贫办审核。根据低收入农户实际,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劳动力就业或就学结对或特困帮扶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达到帮扶一片,增收一片,早出成效。
tg: 光伏发电系统 太阳能发电系统 太阳能控制器 太阳能led路灯 太阳能路灯照明系统 太阳能野外监控系统 太阳能路灯 离网发电系统 太阳能监控系统 太阳能供电设备 光伏控制器 太阳能逆变器 mppt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