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电池组件技术提效都是先在单晶上研发,因为晶体硅光伏的起源就是单晶,在单晶规整的晶格结构上开发容易提效。但是大家看到,凡是在单晶具备量产的技术,多晶紧跟着就铺开,如PERC、IBC,N型,如双面、半片、叠瓦等等。只是因为硅片基底决定了单晶效率高过多晶,所以叠加电池和组件技术时效率增益单晶更多,而且做为技术跟随,多晶稳定提升有个过程而已。
以金刚线切割为例,以往单晶全部使用金刚线切割也没有多大的需求量,去年体量更大的多晶金刚线推广速度远超预期,对金刚线的需求是巨量放大,金刚线供不应求。
正如过去十年的发展看,单多晶的效率差在缩小。一直以来单多晶效率差维持在1.5%,但近一年来多晶进步更快,金刚线+黑硅+PERC将多晶电池量产效率提升至20.5%,与单晶PERC电池量产效率差缩小至0.7%-0.8%。据测算,单多晶效率差缩小后,组件端的性价比差距已经从前些年的0.1元/瓦降到0.06元/瓦,就可以覆盖光伏发电系统BOS成本差异,传导到硅片端,其性价比标准差由以前的0.6元/片降为0.4元/片,单晶硅片价格只能比多晶硅片高0.4元/片的价格,才能保持单晶组件与多晶组件在光伏发电端具备相同的度电投资成本。
硅片端铸锭和拉晶成本差距巨大,是五年前多晶以高性价比超越单晶成为主流的根本原因。虽然两年前单晶率先在切割端导入金刚线切割缩小了与多晶的成本差距,但是随着2017年多晶也开始切换金刚线切割、并且稳定配套黑硅技术,处理了绒面且提升效率,所以单多晶的性价比差距又恢复到2015年之前。
2017年虽然单晶红红火火,但全球市场占比没有达到2017年初预计的40%,只是29吉瓦,不到30%。2018年上半年多晶不需要大量投资即全面改完金刚线切割,黑硅技术提效降本。单晶要想如2017这样的增长已经很难。
新疆项目进展顺利,两条2万吨生产线同步建设,有望按计划在2018年二三季度先后建成投产,年底多晶硅产能11.5万吨。新疆、徐州“双基地”布局,人才双向流动,新疆基地成本将做到全球最低。
tg: 光伏发电系统 太阳能发电系统 太阳能控制器 太阳能led路灯 太阳能路灯照明系统 太阳能野外监控系统 太阳能路灯 离网发电系统 太阳能监控系统 太阳能供电设备 光伏控制器 太阳能逆变器 mppt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