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欧洲的热浪、北极圈的严重升温、澳大利亚的火灾等事故,表明气候变化成为人类面临的实实在在的威胁。
这种威胁不仅使各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而且地方政府、社会乃至企业家也积极参与其中,共同寻找解决之道。
日前,在由中国生态环境部、美国加州政府共同举办,能源基金会支持的2018年全球气候行动峰会“中国角”系列活动上,与会代表们传递出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三大信号。
碳排放强度下降46%
早在2015年,中国就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左右。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并争取尽早达峰。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别代表、全球气候行动峰会联合主席解振华指出,中国采取了优化产业结构、节能和提高能效、发展非化石能源、增加森林碳汇、建设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等一系列举措,取得显著成效。
2017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了46%,已经超过到2020年碳强度下降40%-45%的上限目标。中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比重已达13.8%。
值得注意的是,2017年底,中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已达到6.5亿千瓦,其中风电装机已完成2020年规划目标的76%,太阳能装机已提前完成2020年目标,有望实现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比重达到15%的目标。
此外,中国森林蓄积量2015年达到151亿立方米,已超额完成到2020年的森林蓄积量目标。全国碳市场在试点基础上已于2017年底启动,首先涵盖发电行业,纳入1700多家企业,排放量超过30亿吨。
tg: 光伏发电系统 太阳能发电系统 太阳能控制器 太阳能led路灯 太阳能路灯照明系统 太阳能野外监控系统 太阳能路灯 离网发电系统 太阳能监控系统 太阳能供电设备 光伏控制器 太阳能逆变器 mppt控制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