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协议不是终点)

时间:11月13日 来源:河北太阳能发电 访问:
()

 12月7日—19日,长达两周的会期,193个缔约方参与,约4万名各界代表出席,119名国家领导人和国际机构负责人到会,最后形成《哥本哈根协议》……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COP15)在丹麦哥本哈根上演的。

 
  COP15《协议》有得有失
 
 
  经过长达13天的艰难谈判,12月19日,COP15以决定附加文件方式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下称《协议》),这成为COP15的最终成果。 
 
  在这份协议中,各方同意“全球增温应低于2摄氏度”,且《京都议定书》附件一国家(即通常所称的发达国家)应履行到2020年的减排目标,但没有给出具体数字;各方约定在2010年2月1日前宣布2020年前的减排目标等具体数字,届时将其写入文件。 
 
  协议同时承诺,发达国家到2012年对发展中国家的短期资金援助为每年300亿美元,并在2020年前每年投入1000亿美元的长期援助资金。 
 
  让与会观察员普遍感到遗憾的是,因为有5个国家对《协议》投了反对票,因此《协议》不属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称《公约》)所有缔约方的共识,也未能成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框架内的文件,《协议》并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对于COP15的会议成果,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周宏春研究员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协议》的达成在他的意料之中。他评价称,在整个气候谈判历程中,《协议》是朝前迈了一小步,“没有预期的那么大”,毕竟,《协议》并不具备法律效力。按照他原本的设想,发达国家会在COP15上迈出更大的步伐,提出一些涉及具体行业的减排措施,但“没有见到”。 
 
  他分析说,《协议》的积极之处在于,又一次强调了国际社会对抗气候变化的强烈意愿,再次明确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中“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每年全球气候升幅不应超过2摄氏度等共识。资金援助等方面,虽然发达国家的表态可算作空头支票,但毕竟搭建了“有条件援助”的框架,还是应该看到其积极的一面。 
 
  周宏春认为,《协议》会给行业、企业的发展带来影响。在《协议》没有明确近期减排目标的前提下,各国会做出怎样的减排目标安排并付诸实施尚难预料,但对于中国来说,承受温室气体减排最大压力的,将是电力行业。 

tg: 光伏发电系统 太阳能发电系统 太阳能控制器 太阳能led路灯 太阳能路灯照明系统 太阳能野外监控系统 太阳能路灯 离网发电系统 太阳能监控系统 太阳能供电设备 光伏控制器 太阳能逆变器 mppt控制器

上一篇:三地原油变化率正向加大 国内成品油或上调 下一篇:生物质发电的优点和将要面临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