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世界重大停电事件比较 分析印度大停电)

时间:11月14日 来源:河北太阳能发电 访问:
()

  2012年7月30和31日,印度北部连续发生两次重大停电,使有史以来世界上发生过的重大停电(每次负荷损失≥800万千瓦)由23次增加到25次。印度北部在2001年1月2日曾发生一次重大停电,一是电源/电网结构不合理;二是继电保护设计应用不当。11年后同样的北部结构基本相同,图1显示北网和东网之间,和一回直流联络线并联的交流线路,由6回40万伏线增到8回,两回22万伏线增到3回;故障起因同样是这些联络线/变电站发生故障,负荷转移连锁跳闸,后又失稳振荡全停,所以最近两次印度北部重大停电的起因、问题和过去的一次基本相同。

 
  世界重大停电大多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庞大、不可控的自由联网结构上一旦单一跳闸,即自然造成负荷转移,使不合理设计/整定的继电保护不断地“连锁跳闸”,直到重负荷转移到已变为高阻抗联络系统,整个交流电网就失稳振荡。第二阶段是受振荡影响的线路和发电机也由不合理设计/整定的继电保护“连锁跳闸”,使系统瓦解为很多缺电弧岛,最终大停电。印度这三次重大停电的经历是基本相同的。
 
  世界上对系统安全稳定和防止大停电有两个不同的准则,第一个是北美电力可靠性委员会的1997年《NERC规划准则(NERC PLANNING STANDARDS)》,它对“电源/电网结构”没作任何规定。只当系统运行异常时规定“当系统发生稳定的摇摆时,发电和输电的继电保护应避免跳闸”;实际上就要在失稳时将发电机和线路都“连锁跳闸”;结果就是将系统瓦解而大停电,印度就是执行了北美准则而得到的后果。
 
  第二个准则是中国1981年颁发的现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首先规定了安全可控的(分层)(分区)“交/直流电网结构”,和(分散外接电源的)点对网“电源结构”,使电网难以发生失稳振荡。即使万一发生,又规定了三道防线:当线路故障跳闸引起负荷转移时,从保护/稳控技术和无功功率储备上避免“连锁跳闸”,使系统难以失稳;即使失稳时,全部线路和绝大多数发电机的继电保护都不应也不会“连锁跳闸”,系统都会在短时内恢复同步运行,避免出现大停电。所以,三十一年来中国(除台湾一次外)都完全防止了重大停电。

tg: 光伏发电系统 太阳能发电系统 太阳能控制器 太阳能led路灯 太阳能路灯照明系统 太阳能野外监控系统 太阳能路灯 离网发电系统 太阳能监控系统 太阳能供电设备 光伏控制器 太阳能逆变器 mppt控制器

上一篇:《国家重点节能低碳技术推广目录(2017年本,节能部分) 下一篇:“地沟油”提炼出生物柴油 转化率达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