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转型中构建中国新一代电力系统)

时间:11月22日 来源:河北太阳能发电 访问:
()

 国家目前正在实施新一轮电力改革,新的电力系统构建也是其中之一。展望几十年后的的电力系统,究竟是什么样子?是否如科幻小说一样神奇呢?

 
从现代能源系统生产、消费和配置各环节看,均意味着电力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电力系统转型是实现我国能源转型的主要支撑。大幅提高非化石能源电力占比,形成非化石能源为主的电源结构是新一代电网的重要标志,在智能电网发展的基础上构建更加智能化和多能互补的能源互联网是未来发展方向。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名誉院长周孝信在相关大会上发表了题为“能源转型中构建中国新一代电力系统”的主旨演讲。他从能源和电力系统转型、新一代电力系统的主要特征以及关键技术等三大方面为大家精彩描绘了新一代电力系统的美好蓝图,并描述到,未来电网既能输送电力,又能输送天然气。
 
周孝信院士的观点详实而超前,华夏能源网特别将演讲编辑整理(内容有所删减),以供大家参考:
 
能源和电力系统的转型
 
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先后在2016和2017年发布了关于电力和能源发展的“十三五”规划以及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战略指标。目前能源消费中,煤炭占比60%以上,而国家的战略目标中,非化石能源占50%。剩下的50%就是油气和煤炭,最好的结构是油气能保持在30%左右,剩下的20%就是煤炭,这是一个宏观的设想。
 
2017年,煤电占比是装置容量58%,电量占66%,人均用电量是4537千瓦时,非化石占比13%多,能源消费总量45亿吨。而国家的能源消费总量总体目标是2020年50亿吨,2030年60亿吨,2050年55亿吨;非化石能源占比2020年15%,2030年20%,2050年50%;人均用电量2020年5000度,2030年6000度,2050年9000度,9000度达到了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比欧洲的水平还要高,我们后来根据十九大的报告做了一些分析,未来可能人均用电会超过9000度,再结合我国的国情来看,未来煤电一定要转型。
 
电力系统是能源系统里一个非常主要的组成部分,它有两跟连线的曲线,一条是发电量的曲线,或者叫用电量;一条是装机容量曲线。目前,煤电发电量的比重是70%左右,且在逐步降低,预计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的发电量将超过煤电发电量。
 
新一代电力系统的主要特征
 
 
10年前,电网的概念是广义电网,包括电源、网络传输、用电负荷。而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进一步发展的目标,是加快建设以智能电网为核心,以新一代电力系统为基础的能源互联网。其战略目标是建设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核心任务是打造广泛互联、智能互动、灵活柔性、安全可靠的新一代能源系统。

tg: 光伏发电系统 太阳能发电系统 太阳能控制器 太阳能led路灯 太阳能路灯照明系统 太阳能野外监控系统 太阳能路灯 离网发电系统 太阳能监控系统 太阳能供电设备 光伏控制器 太阳能逆变器 mppt控制器

上一篇:太阳能产业目前仍然接近满产满销状态 下一篇:国网重大人事调整:舒印彪另有任用 寇伟主持全面工作